以换代充一分钟充电 北京将推广电动车蓄电池充电柜

全国"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在《关于在细分领域中大力推广电动自行车换电业务的提案》中提到,近几年,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和使用所造成的火灾频发,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他建议通过“以换代充”解决电动自行车补能问题,可在即时配送和居民日常等高频使用领域做重点推广。

何为“以换代充”呢?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在探访中发现,北京部分地区已经落地了供电动自行车换电的充电柜,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为电动车更换电池。目前这种充电模式更受骑手欢迎,受电池匹配和价格影响,这一模式在普通居民中还有待全面普及。但对于运营企业来说,小区难进、场地难落、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换电企业推广面临困难。

道阻且长,近期北京市已经发文明确推动电动车换电模式在京发展。据悉,北京将按照“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进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

一分钟实现换电 换电柜受骑手欢迎

日前,北青报记者探访了位于北京市经开区荣京东街地铁站附近的一组集中充电设施。整组设施的核心部分由3排共计30个充电桩以及2台共计24个电池仓的换电柜组成。不时有附近上班族和快递外卖骑手到这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和换电。

北青报记者发现,充电桩主要是附近的上班族使用,市民将车推进车棚内,只需扫码就可直接充电,操作简单便捷。据附近上班族介绍,一般来说,会几天过来充电一次,上班时将车推进来充电,下班时取走就充满了,充满电需要1块钱左右。

而一旁的换电柜占地2个平方米左右,不时有外卖、快递小哥过来换电。他们扫码后将缺电的电池放入空电池仓,然后在另外的仓里取出满电的电池,整个过程不过一分钟。

充电柜非常类似“共享充电宝”和“智能快递柜”的组合。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荣京东街地铁站附近的这组集中充电设施是平台企业哈啰出行旗下小哈换电与当地街道合作建设的一块集充电桩与换电柜于一体的场地。

小哈换电京津冀区域经理陈冬介绍说:“铺设充电桩能将充电的火险隐患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换电柜以换代充的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过去半年,已在北京各地铺设了300多台换电柜,基于普通市民给电动车充电的频次,每一台换电柜可服务大约100位居民用户。计价方面,我们设置了两种套餐,可以选择每月299元无限次换电,也可选择99元20次换电。”

一家外卖平台的小哥介绍,他每天忙着送单,一天需要换电两次可以满足需求,换电相比于自己充电,节约了很多时间,明显方便许多,要是价格能降低点就更好了。

受价格和电池匹配限制 居民使用较少

在探访中,北青报记者发现,尽管操作简单且无需等待,但受价格和电池型号等限制,居民目前还在依赖充电桩,使用换电柜的人不多。换电柜主要是高频使用电动车出行的快递外卖小哥选择,他们会选择包月套餐给车辆换电池。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即使是99元充电20次,也不如充电桩划算。

据小哈换电技术副总裁王政介绍,事实上,企业在推广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现阶段难点:一是存量车改为使用换电电池,需增加相应转接配件,但由于无明确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也无政府主管或主理部门,找不到相应措施依据或可能无法符合现有规范。二是现阶段换电网点密度不高,由于其天然重资产属性、落地城市也会遇到场地租金、商业电价等各种高企的运营成本,网络建设速度无法有效加快、服务广大市民用户。

三是相较于传统充电,如居民家中私桩充电的家用电费,单纯由运营服务商提供的换电服务价格对比偏高,单纯从性价比角度考虑,会导致居民消费接受度低。

政协委员建议推广换电模式普及应用

那么,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市民到底如何充电呢?近几年,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和使用所造成的火灾频发,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随着“禁止电动车及电池”上楼的规定落地,不少市民寻找在社区或者单位的充电桩充电。

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提案中提到,针对此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配套建设充电桩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室内充电造成的人员伤亡,但无法完全满足骑手、居民的补能需求,车辆电池品质良莠不齐的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

为此,他建议,通过“以换代充”解决电动自行车补能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高效、安全的途径,可在即时配送和居民日常等高频使用领域做重点推广。

在调研中,他发现,换电模式虽属于服务民众、保障安全的业务,但也属于重资产投入。目前,大部分物业按照商业模式收取电费价格和场地租金,使得点位运营成本远高于换电柜和电池的折旧成本,运营企业为维持平衡定价较高,导致居民接受度有限,服务项目推广不力。

他建议,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试点推广电动自行车换电模式。建议各部委与平台企业共商,效仿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城市的做法,商定试点城市名单。在试点的城市,打好政策、市场及推广“组合拳”,加大打击违法充电行为、专项补贴换电企业及居民换电行为等,打造全国标杆范本,加快换电模式普及应用。

充电设施建设基本覆盖居住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换电模式在京已得到官方认可。2022年2月中旬,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即北京市城管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将工作目标设定为:在2022年底前力争全市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基本覆盖。

对于现有居住区,鼓励各区(地区)因地制宜,按照“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进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按照市民群众实际充电需求配建充电接口,鼓励推广更具安全性的换电柜。

对无固定停放场所、无电源条件、场地资源紧张的居住小区或平房院落,鼓励结合路侧停车及电源条件,研究在小区周边有条件的公共场所、边角地、桥下空间及支路、次干路,按照“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试点建设公用充电设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毛羽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